癌症研究中心周显凤博士在《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》期刊上发表最新研究进展

日期:2023-09-27 点击数:

近日,江西中医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以第一作者单位在《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(中科院二区/Q1,IF 5.7)发表综述文章“BK polyomavirus: latency, reactivation, diseases and tumorigenesis",聚焦BK多瘤病毒(BK病毒)的潜伏、激活机制以及疾病和肿瘤发生进展。癌症研究中心周显凤博士为第一兼通讯作者,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辉副主任医师为共同通讯作者。

BK病毒是一种人群易感的多瘤病毒(双链环状DNA病毒)(图1)。对于正常免疫功能人群而言,绝大部分不会出现感染症状或体征,而移植后患者因机体免疫力低下,BK病毒被激活,从而导致出血性膀胱炎(HC)或BK病毒肾病(BKVAN)等疾病发生。因此,器官移植后患者监测BK病毒相关指标,十分重要。由于BK病毒感染人体后终身潜伏,在免疫功能下降等条件下可能激活致病,近年来BK病毒肿瘤发生逐渐受到科学界的关注,主要聚焦在泌尿系统癌症及头颈癌两大领域。本综述针对BK病毒的潜伏及激活机制进行了系统综述,归纳总结了四大通路和机制(图2),为BK病毒致病性及肿瘤发生研究提供重要指引。

当前,大约12%的人类癌症与病毒有关如EB病毒(EBV)、人乳头瘤病毒(HPV),乙型肝炎病毒(HBV)、丙型肝炎病毒 (HCV)、卡波西肉瘤疱疹病毒(KSHV)和默克尔细胞多瘤病毒(MCV)。这过去二十年积累的证据表明,BK病毒也可能导致泌尿系统肿瘤和头颈癌,在缺乏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或疫苗的前提下,对免疫抑制的个体提出了新的挑战。总之,弄清楚引起BK病毒相关疾病的致病机制和潜在的肿瘤发生非常重要,并且BKV激活的快速临床诊断方法的改进也是非常必要的。

图1 BK病毒基因组结构以及非编码控制区(NCCR)的结构特征

图2 BK病毒的潜伏、激活机制

文章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3389/fcimb.2023.1263983

周显凤博士简介

日本滨松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博士(2016-2019),日本厚生劳动省国立感染症研究所(NIID)访问学者(2014-2015),日本学术振兴会(JSPS)和笹川医学奖学金资助对象,南昌市“洪燕领航”工程人选,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副教授,副主任技师,兼任江西省免疫学会理事,江西省公共卫生领域专家库成员,长期从事病毒性感染的病原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,曾参与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防控,获2020年度“新时代赣鄱先锋”称号!

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江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各1项,主持JSPS国际合作项目1项,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重大项目等课题研究,作为第一负责人获南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、三等奖各1项;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Eurosurveillance, Front Microbiol,J Med Virol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,其中影响因子10分以上2篇。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传染病分子流行病学、中医药抗病毒机制以及肿瘤病毒分子免疫学。

稿件来源:癌症研究中心

部门审核:王芳

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梅岭大道1688号

邮编:330004

电话:0791-87398756

微信公众号

主办:江西中医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 赣ICP备13005956号             网站备案编号:360105011063801